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指出,食药监总局发布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要求,只有取得许可证的实体餐饮店才能在网上接受订单,餐饮企业必须保证在网上销售的餐饮产品与在实体店销售的质量一致。
随着网络平台的出现,如同租车行业一样,餐饮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订餐给人们带来了快捷、便利的全新体验,直至去年“3·15”央视曝光的一系列网络餐饮乱象,才让不少消费者和平台运营商回归冷静。央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在平台上线的餐饮店,实质是由卫生条件极度糟糕、无餐饮业许可证的黑作坊运营的。部分黑作坊甚至以多个店名上线多家订餐平台,其供应的饭菜由冰冻在冷藏柜中的食品解冻加热而成,很少现炒现卖。更令人咋舌的是,不少平台的商务拓展专员(即专门联络商家上线事宜的业务员)和送餐人员对此内情早已心知肚明。触目惊心的事实警示我们,新的商业运营模式若全然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会留下安全隐患。随着央视等媒体报道的推出,各大平台负责人均表示要认真整改,并紧急下线问题商家。不过至目前为止,关于黑作坊的报道仍时有出现。反反复复的低效整改消磨了消费者的耐性,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
《办法》的最大突破,在于明确了订餐平台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应承担的责任。过去平台对进驻商家是否具备合法资质虽具事先审查的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进驻商家数量较大,平台往往采取抽查的方式,以点带面,较为草率。鉴于审查周期为一周时间,许多商家利用这一漏洞,声称餐饮业许可证等正在办理,进而先上线造成既成事实。语焉不详的事先审查、审查规则存在的漏洞,以及部分拓展专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让黑作坊愈发有恃无恐,且一旦东窗事发,负责为其牵线搭桥的业务员和平台均毫发无损,这些都是造成黑作坊死灰复燃、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办法》缩小了上线商家的范围,规定有实体店的商家才能进驻平台,也就避免了“提前上线”的可能,拓展专员的工作也更透明,便于事后审查。
尽管《办法》取得了很大突破,却不得不承认,网络餐饮业中仍有许多权责关系有待明确。黑作坊能够无证上线与拓展专员的马虎、草率有直接关系,不过不能因此就认定一线业务员应负主要责任。各大平台在早期对进驻商家给予了较丰厚的资金补贴,如今随着补贴力度锐减,那些业绩较好的优质餐饮店对是否进驻商家愈发持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头悬业务指标的拓展专员们自然只能不断降低审查标准。若缺少外界持续的资金投入,订餐平台的收益便主要来源于这些进驻商户,换言之,平台的整套盈利模式令其不得不将重心倚放在“如何吸引更多商家进驻”这一议题上。在权责不明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平台各部门都可能负有责任,这就意味着,各部门极可能借此互相推诿、最终不了了之。《办法》虽然强调平台必须重视和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反馈的问题,但亦如上文指出的,对黑作坊等较隐蔽问题,真正知情的只是内部员工,究竟哪些人具有监督、检举的义务必须尽快予以明确。只有建立一套有吸引力的内部举报机制,才能让潜藏的问题及早浮出水面,降低后期解决问题的成本和难度。
要解决网络餐饮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平台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对策是关键。只有厘清尚待明晰的权责关系,才能更好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